狄青(1008——-1057),今山西汾阳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
狄青自幼喜欢习武,有很突出的骑马射箭的本领,后来投身行伍,成为宋朝的宫廷卫兵。宋仁宗时期,党项族在陕西北部及宁夏、甘肃地区建立了西夏政权,经常向宋朝的边境州郡发动进攻。宋朝因军政腐败,接连吃了败仗,不得不大量增兵支援,一部分官廷卫兵也被派到陕西对西夏作战。狄青就在这时被派到延州(今延安)担任指挥,指挥一支大约有 500人的军队。
当时,宋军因为屡战屡败,将士大都有畏敌避战的消极心理。狄青则不同,他每次临阵作战,都散披着头发,戴上铜面具,身先士卒,冲人西夏军中勇劈猛杀,所向披靡,被西夏兵称为“天使”。他在延州凡4 年,前后共参加大小 25 次战斗,其中有8次中箭负伤,但却坚持战斗。破金汤城、略宥州,又筑建了多个控制西夏军队的堡塞。有一次,与西夏军队在安远大战,狄青负了重伤,听说敌军又到了,立即挣扎挺起,骑马再次驰向战场。部属们在他拼死精神的感染、激励下,也都奋勇争先,终于击退来犯之敌。狄青治军,特别注重正部位、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共劳苦,深得士卒的崇敬。所以,他经常能打胜仗。
狄青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带兵艺术,在当时宋朝的陕北战场上是非常突出的,他也因此受到当时主持陕西对西夏防御战争的大臣们的赞赏。有一次,经略判官尹洙召见狄青,同狄青谈论兵事,狄青讲得头头是道,尹洙将狄青推荐给经略使韩琦和范仲淹。范仲淹一见大喜,说:“此良将材也。”并格外礼遇,特地送他一部《左氏春秋》,对他说:“当将领的如果不知道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劝他认真读书。狄青很受感动,从此利用战争间歇刻苦阅读古代史书,把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都悉心研究,终于成为一个既能冲锋陷阵,又能精通兵法的将领。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本人也因为屡建战功,从一个下层军官(延州指使)逐步提升为西上阁门副使、秦州刺使、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成为北宋一个方面军的副帅,后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宋仁宗因狄青有很多战功,想召见他,碰巧西夏军队进犯甘肃平凉,于是就命令狄青绘制图形上奏,他的奏章深受宋仁宗喜爱。因为掌握了兵法要领,狄青领兵作战也更加巧妙。有一次,西夏军队大举来犯,狄青所部迎敌的宋军数量较少,力量悬殊,处于劣势。但是,狄青并没有畏惧,他冷静地分析了敌众我寡的客观形势,认为只有出奇方可制胜。于是,他下令全军将士尽弃弩弓,全部带上短兵器,又密令改变原来钲鼓的信号,规定听到钲鼓一鸣就停止前进,再鸣就严阵以待,然后又佯装退却,钲鼓一停,则立即大声呼喊着杀向敌军。当两军接触时,西夏军队见宋军不象以往那样闻钲鼓的声音前进,而是闻钲则止则退,以是狄青和宋军胆怯了,都放声大笑,完全没有戒备。当宋军在钲鼓之声停止后突然杀声震天,奋勇向前杀来的时候,一时却慌了手脚,整个阵势顿时大乱,西夏兵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狄青终于以奇兵取得了辉煌战果。
后来,李元昊向宋朝求和,双方达成协议。李元吴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赐银、绮、绢、茶25万5千给西夏。这样,北宋和西夏的战争告一段落。狄青也因战功煊赫,被提拔到真定(今河北正定)路副都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