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南泥湾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
张老师:18091108564
张老师:13399214770
张老师:18109117528
解老师:13399210422
地 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开发区管委员会大楼6号楼1层
这是毛泽东与长子毛岸英的合影,拍摄于1946年春,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毛岸英唯一的一幅合影。照片中的毛泽东,慈祥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深邃的目光饱含着浓浓深情。站在父亲身旁的毛岸英,兴奋中含有几分拘谨,幸福中显出一丝羞涩。几十年来,一批批客人在这幅照片前驻足凝视,在这张石桌前流连忘返,体味着凝结在这幅照片中的父子深情。
1946年1月7日,苏联派来给毛泽东治病的医生阿洛夫和米尔尼柯飞抵延安,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也随同回到延安。
毛泽东喜出望外,抱病到飞机场迎接,他紧紧抱住离别19年的儿子,深情地说:“你长高了。” 毛岸英的回来给病中的毛泽东以巨大安慰。
然而,在苏联生活了近10年的毛岸英对中国的情况所知极少,甚至连中国话也几乎忘却了。为了让岸英多了解些中国的社会情况,尤其是中国的农村情况,毛泽东在自己病情稍有好转后,决定送岸英到陕北农村接受劳动锻炼,学习农业生产知识,熟悉农村情况。
1946年,春耕即将开始,在这棵大柳树下的石桌前,毛泽东与岸英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毛泽东与毛岸英谈话的地方
毛泽东问道:“你在苏联经常读中国书吗?”岸英回答:“经常读。读过《红楼梦》《水浒》,还有鲁迅先生的作品……”毛泽东点了点头说:“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说到这里,毛泽东停顿了一下,然后郑重而严肃地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中国过去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我已经给你请好了一个老师,他就是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送你去好吗?”“很好!”岸英爽快地回答。临行前,毛泽东又嘱咐岸英:你要老老实实地锻炼,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要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几天后,毛岸英穿着爸爸一件打了补丁的衣服和一双很结实的旧布鞋,来到了延安县柳林区二乡的吴家枣园,成了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学生。在习习春风中,他挥舞着镢头,挖地开荒,没过几天双手就打满了血泡,但他不叫苦叫累,用毛巾一包,咬着牙继续干。盛夏,他的皮肤晒得黝黑,有的地方甚至脱皮了,乡亲们心疼地劝他歇几天,他却恳切地说:“我需要好好磨炼”,依然坚持出工。由于岸英吃苦耐劳,又勤学好问,不仅学会了耕地、点籽、施肥、锄地等主要农活,而且了解了农村许多社会情况,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当岸英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只见他身穿粗布衣服,头扎一条白羊肚毛巾,面孔黝黑,手上磨起了一层厚茧,一位“洋学生”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陕北壮后生!岸英回来后,被分到中宣部搞翻译工作。
毛泽东对儿女的爱,博大而深沉,细腻而严厉。年幼的岸英跟着母亲杨开慧坐牢时,他焦急牵挂;年少的岸英领着弟弟流落于上海街头时,他委托组织四处寻找,并设法把他们送到苏联;岸英和岸青留学时,他写信寄书,勉励教育;岸英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时,他鼓励支持;岸英回到延安时,他要求分别近20年的儿子到大灶吃饭,到乡下务农;新中国刚刚成立,他就让岸英回到湖南老家,祭拜母亲,看望乡邻;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送子出征;当岸英牺牲的噩耗传来时,他忍受着痛失爱子的巨大悲痛,说出了感天地、泣鬼神的话语:“岸英是我的儿子,可他首先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死的其所,死的值得。”1986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回到延安,她久久地伫立在这张照片前,长时间地凝视着40年前的父亲与哥哥,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观众一批批来,一批批去,只有这棵老柳树依然默默地守护着毛泽东与长子岸英当年谈话时坐过的石凳、石桌,守护着定格在历史长空中的这份父子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