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大生产运动
时间:2022-05-18 16:56:00 浏览:832次
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
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日战争,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
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至1944年,陕甘宁边区实现了丰衣足食的目标。
与此同时,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也开展了军队屯田和鼓励生产的群众运动,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党政机关、军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经济,以改善生活和保障供给。通过这场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各抗日根据地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
大生产运动达到了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继续坚持长期抗日的目的;缓解了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同时,通过参加生产,提高劳动观念,增强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保证我们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而且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使他们不仅会进行革命战争,也学会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实现自我发展。